【UX 夏日聚】之我見
在 HPX 的網站上看到 Richard 分享的 UX 夏日聚活動,雖然是週五,但先報名再說。身為一個鄧老 fan,不能錯過任何一睹鄧老風采的機會;而議程中安排 Mumin 與 Jen 分享使用性經驗測試方法與測試結果,更是不可或缺的亮點。
近年來產品設計逐漸從基礎的功能性跳脫,設計者與消費者開始關注「好不好用、是否容易上手」等議題,使用者預期中給予產品的「蜜月期」越來越短,若是買來不合用,轉手便輕易讓出;若是 App 的產品設計,一經退貨,很可能就此與該使用者說掰掰。也因此,對於各類型產品的「使用性測試」相關討論日益增加,人人都希望設計、研發出「好用且被廣大消費者喜愛、接受」的經典產品。
在這樣的業界氛圍下,台大智活中心的創立,則期望創建出知識與經濟間的跨領域、跨產業橋樑。雖然「產學合作」行之有年,學界希望結合業界經驗,將醞釀出的理論導入實際場域中操作應用;而業界亦希望吸收學界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練產品研發、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然而,此類型單一專案的進展速度,往往跟不上業界的科技浪潮與研發波動,如同鄧老今日所說:「學界一個案子是一年,但業界跑一個案子是 1Q。」數倍的時差鴻溝,導致產學合作的應用結果並不如預期中的廣泛、快速與暢通。
台大智活中心主任劉佩玲教授,在此次分享中展演了許多 INSIGHT(台大智活簡稱)目前已接手、完成的業界實例,而令人驚豔的是,每個案子的時程已由學界慣常的「年份」計數,縮短為「月份」甚至「週數」來計算。劉主任解釋到,目前 INSIGHT 分為 UX Lab, Open Lab 以及 Living Lab 三大運作區塊,分別執行使用性測試研究、跨領域平台整合與日常設計應用等,而 Living Lab 更致力於發展產學合作(「學」作為「產」的設計後盾)的商業模式與服務設計等資源整合工作。
鄧怡莘教授(獨一無二的鄧老)擔任 INSIGHT 的使用者經驗研究群主持人,短短二十分鐘左右的分享簡介,他再度勾起我對 UX / HCI 很純粹的熱情。不光是鄧老本身的學術魅力所致,台灣的 UX / HCI 社群裡,一直有許多人在業界、學界裡默默努力,但這些努力必須要被串接起來,才有可能形成一股宏大的潮流影響力,此時,政府機關的介入便相形重要。若是政府機關願意支援,學界便可以脫離某種程度的「空中樓閣」形象,進一步將使用性經驗研究/使用者研究等重要的產品設計 know-how 推廣給快速發展的科技產業巨擘們。
在業界方面,隨著 Apple 藉由強烈的品牌印象與設計創新立下 "I don't care 傳奇" 後,「使用性、易用性」的相關技巧與設計應用,則彷彿成為非蘋果派的摩西,人人期望使用者經驗研究員可以藉由一份精準的報告,帶著力爭上游的產品在科技紅海裡明示一條可行之路。
討論到面對「使用性研究、使用性測試結果」的態度,就如同鄧老本日所舉的例子:「做了健康檢查,不代表你就可以變瘦;但不做健康檢查,哪天突然走路掛掉都不知道。」使用性測試、使用者研究並不能保證「改變」的成功,但卻可以藉由細膩的觀察與訪談,找出研發端由於熟悉理解,而無形中躲避,進而無法自行發現的設計盲點。
關於健檢的比喻,更有趣的是會後 ASUS UE Researcher/Designer Ted Lin 說的觀點:「健檢雖然不能馬上變健康,但只要提早給出適當的營養劑,還是能有很大的幫助。」這句話應用在整個使用者經驗研究的時間節點,應該要比鄧老的健檢例子更早一點,或更晚一些。「健康檢查」是在幫助一位「成人」瞭解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而「營養劑」則是在「成長期」或「老年期」需要幫忙身體有良好的發展方向,或是修復敗壞的身體狀況。
為什麼說時間點應該要「早一點」或「晚一些」呢?
Ted Lin 與另一位資深 UE Researcher 唐聖凱在會中的 Q&A 提及,ASUS 本身進行的使用性測試,不只是測試「當下」的經驗與使用狀況,更進一步加上「學習」的過程與時間,接著進行「學習後的使用性測試(學習度評估)」。如此的設計流程,可以更完整的瞭解該產品對使用者心智模型的影響。因為單一的使用性測試,研究者往往是在和「使用者的過去經驗」過招,使用者是帶著難以估計的「上一次使用經驗或背景知識」來進行測試,也因為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心智模型,也成為使用性測試裡難以控制的干擾因素。
在我看來,「學習」的階段與後續的「學習度評估」,應當用於「未上市的產品設計」。由於產品未上市,若為一高度創新產品,則透過學習的階段,確實可以幫助理解該產品對於各類型受測者心智模型、學習模式的影響;然而,若是一般的使用性測試,研究者要面對的便是成千上萬的消費者、潛在消費者,也因此,消費者並不一定會給予該產品「可供學習的機會」,許多購買動機與欲望是一閃即逝,更遑論將「情感因素」等衝動購買原因納入考量。
由於使用性測試是直接面對敏感的消費者,也就是最複雜的-人,整個測試過程非常依賴主持人的技巧與功力。Mumin 擁有豐富的使用性測試經驗,近來更在悠識數位與使用者經驗高峰會開設講座課程;作為 INSIGHT 使用者經驗研究室的主持人,牧民在本日演講裡分享了使用性測試的流程與許多「非得執行過很多次才懂的小技巧」。
一般的使用性測試會有一個測試目標,舉例來說:「針對軟體 Office 2007/2010 的使用性測試」,藍色的字便是該測試的目標。有了測試目標後,第一步是「尋找適當使用者」;牧民用了一張美國超級英雄「們」的圖來舉例:「當今天我們要設計一件給蜘蛛人的新衣服時,你總不能請浩克來幫忙測試吧?」簡單鮮活的例子,強調出使用性測試的目標性與收斂方向。
有了適當地受測者,下一步便是「設計適當的任務與情境」。時間關係,牧民並沒有說太多,關於任務設計有許許多多種技巧,包括:題目難易度、順序安排、觀察紀錄手法(本日經典:主持人在現場紀錄時,眼光不能離開受測者)、測試前的情緒安撫、測試中的環境紀錄與設備裝置(包括錄影機、單面鏡、眼動儀、滑鼠軌跡追蹤…族繁不及備載)、人員配置(例如:直接請來專案利益關係人到現場觀看測試狀況,可以最直接的理解測試結果)等等…大概講上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但所有的使用性測試都有共同目標:瞭解產品實際上被使用的過程。
由於研究者本身不一定是適當的受測者,即使具備學識、操作背景,若純粹紀錄自己的親身經驗,仍可能會陷入盲點而不自知。因此,透過 5~10 場的使用性測試(這是 Jakob Nielsen 有名的研究測試結果),若受測者篩選得當、題目設計合宜,可在過程中逐漸收斂,進而產出具參考價值的使用性測試結果。
而會後,牧民提醒,很重要的是要「立即進行觀察討論與分享」。由於每一個人有不同的主觀認同與背景知識,若同時參與測試的人包括研究員、老闆、產品設計者、研發工程師、專案經理等…不同的人在觀察同一位受測者時所抓住的重點也不同。透過會後的交流,建立對產品使用經驗的共識,甚至立即釐清、排除可能的「誤問題」,進而產出最有效率的改善方向與建議。
討論到使用性測試的評量方法,牧民分享了幾個面向,以下直接摘錄:
這場分享以圖為主,文字討論為輔,在此就不多加贅言,Jen 與牧民持續合辦課程與工作坊,有興趣的人相信可以在現場獲得更多的啟發。
整體來說,INSIGHT 是一個很棒的跨界平台,除了加倍努力運作,期望提昇專案執行速度以跟上業界腳步外(這真的很不容易,要快四倍以上),鄧老更提到,INSIGHT 期望能將諸多的使用性測試方法建立嚴謹的 SOP 流程,並發展出完整的 business model,以政府機關為後盾,結合學界與業界的共同合作,將 UE 的風氣與習慣推廣到整個台灣的產業界裡。
對於在學學生而言,INSIGHT 相信會是個很值得投入的練功房,不但能浸淫在學界薰陶裡,更能接觸到業界快速的需求與大量的變動。我對 INSIGHT 有非常高的期許與熱情,持續從代工轉型為創新的台灣產業界,確實需要這樣的角色來攜手前行。短短的 UX 夏日聚,希望 UE 可以很快在這島國綻放出更多的夏日花火。
近年來產品設計逐漸從基礎的功能性跳脫,設計者與消費者開始關注「好不好用、是否容易上手」等議題,使用者預期中給予產品的「蜜月期」越來越短,若是買來不合用,轉手便輕易讓出;若是 App 的產品設計,一經退貨,很可能就此與該使用者說掰掰。也因此,對於各類型產品的「使用性測試」相關討論日益增加,人人都希望設計、研發出「好用且被廣大消費者喜愛、接受」的經典產品。
在這樣的業界氛圍下,台大智活中心的創立,則期望創建出知識與經濟間的跨領域、跨產業橋樑。雖然「產學合作」行之有年,學界希望結合業界經驗,將醞釀出的理論導入實際場域中操作應用;而業界亦希望吸收學界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練產品研發、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然而,此類型單一專案的進展速度,往往跟不上業界的科技浪潮與研發波動,如同鄧老今日所說:「學界一個案子是一年,但業界跑一個案子是 1Q。」數倍的時差鴻溝,導致產學合作的應用結果並不如預期中的廣泛、快速與暢通。
台大智活中心主任劉佩玲教授,在此次分享中展演了許多 INSIGHT(台大智活簡稱)目前已接手、完成的業界實例,而令人驚豔的是,每個案子的時程已由學界慣常的「年份」計數,縮短為「月份」甚至「週數」來計算。劉主任解釋到,目前 INSIGHT 分為 UX Lab, Open Lab 以及 Living Lab 三大運作區塊,分別執行使用性測試研究、跨領域平台整合與日常設計應用等,而 Living Lab 更致力於發展產學合作(「學」作為「產」的設計後盾)的商業模式與服務設計等資源整合工作。
鄧怡莘教授(獨一無二的鄧老)擔任 INSIGHT 的使用者經驗研究群主持人,短短二十分鐘左右的分享簡介,他再度勾起我對 UX / HCI 很純粹的熱情。不光是鄧老本身的學術魅力所致,台灣的 UX / HCI 社群裡,一直有許多人在業界、學界裡默默努力,但這些努力必須要被串接起來,才有可能形成一股宏大的潮流影響力,此時,政府機關的介入便相形重要。若是政府機關願意支援,學界便可以脫離某種程度的「空中樓閣」形象,進一步將使用性經驗研究/使用者研究等重要的產品設計 know-how 推廣給快速發展的科技產業巨擘們。
在業界方面,隨著 Apple 藉由強烈的品牌印象與設計創新立下 "I don't care 傳奇" 後,「使用性、易用性」的相關技巧與設計應用,則彷彿成為非蘋果派的摩西,人人期望使用者經驗研究員可以藉由一份精準的報告,帶著力爭上游的產品在科技紅海裡明示一條可行之路。
討論到面對「使用性研究、使用性測試結果」的態度,就如同鄧老本日所舉的例子:「做了健康檢查,不代表你就可以變瘦;但不做健康檢查,哪天突然走路掛掉都不知道。」使用性測試、使用者研究並不能保證「改變」的成功,但卻可以藉由細膩的觀察與訪談,找出研發端由於熟悉理解,而無形中躲避,進而無法自行發現的設計盲點。
關於健檢的比喻,更有趣的是會後 ASUS UE Researcher/Designer Ted Lin 說的觀點:「健檢雖然不能馬上變健康,但只要提早給出適當的營養劑,還是能有很大的幫助。」這句話應用在整個使用者經驗研究的時間節點,應該要比鄧老的健檢例子更早一點,或更晚一些。「健康檢查」是在幫助一位「成人」瞭解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而「營養劑」則是在「成長期」或「老年期」需要幫忙身體有良好的發展方向,或是修復敗壞的身體狀況。
為什麼說時間點應該要「早一點」或「晚一些」呢?
Ted Lin 與另一位資深 UE Researcher 唐聖凱在會中的 Q&A 提及,ASUS 本身進行的使用性測試,不只是測試「當下」的經驗與使用狀況,更進一步加上「學習」的過程與時間,接著進行「學習後的使用性測試(學習度評估)」。如此的設計流程,可以更完整的瞭解該產品對使用者心智模型的影響。因為單一的使用性測試,研究者往往是在和「使用者的過去經驗」過招,使用者是帶著難以估計的「上一次使用經驗或背景知識」來進行測試,也因為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心智模型,也成為使用性測試裡難以控制的干擾因素。
在我看來,「學習」的階段與後續的「學習度評估」,應當用於「未上市的產品設計」。由於產品未上市,若為一高度創新產品,則透過學習的階段,確實可以幫助理解該產品對於各類型受測者心智模型、學習模式的影響;然而,若是一般的使用性測試,研究者要面對的便是成千上萬的消費者、潛在消費者,也因此,消費者並不一定會給予該產品「可供學習的機會」,許多購買動機與欲望是一閃即逝,更遑論將「情感因素」等衝動購買原因納入考量。
由於使用性測試是直接面對敏感的消費者,也就是最複雜的-人,整個測試過程非常依賴主持人的技巧與功力。Mumin 擁有豐富的使用性測試經驗,近來更在悠識數位與使用者經驗高峰會開設講座課程;作為 INSIGHT 使用者經驗研究室的主持人,牧民在本日演講裡分享了使用性測試的流程與許多「非得執行過很多次才懂的小技巧」。
一般的使用性測試會有一個測試目標,舉例來說:「針對軟體 Office 2007/2010 的使用性測試」,藍色的字便是該測試的目標。有了測試目標後,第一步是「尋找適當使用者」;牧民用了一張美國超級英雄「們」的圖來舉例:「當今天我們要設計一件給蜘蛛人的新衣服時,你總不能請浩克來幫忙測試吧?」簡單鮮活的例子,強調出使用性測試的目標性與收斂方向。
有了適當地受測者,下一步便是「設計適當的任務與情境」。時間關係,牧民並沒有說太多,關於任務設計有許許多多種技巧,包括:題目難易度、順序安排、觀察紀錄手法(本日經典:主持人在現場紀錄時,眼光不能離開受測者)、測試前的情緒安撫、測試中的環境紀錄與設備裝置(包括錄影機、單面鏡、眼動儀、滑鼠軌跡追蹤…族繁不及備載)、人員配置(例如:直接請來專案利益關係人到現場觀看測試狀況,可以最直接的理解測試結果)等等…大概講上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但所有的使用性測試都有共同目標:瞭解產品實際上被使用的過程。
由於研究者本身不一定是適當的受測者,即使具備學識、操作背景,若純粹紀錄自己的親身經驗,仍可能會陷入盲點而不自知。因此,透過 5~10 場的使用性測試(這是 Jakob Nielsen 有名的研究測試結果),若受測者篩選得當、題目設計合宜,可在過程中逐漸收斂,進而產出具參考價值的使用性測試結果。
而會後,牧民提醒,很重要的是要「立即進行觀察討論與分享」。由於每一個人有不同的主觀認同與背景知識,若同時參與測試的人包括研究員、老闆、產品設計者、研發工程師、專案經理等…不同的人在觀察同一位受測者時所抓住的重點也不同。透過會後的交流,建立對產品使用經驗的共識,甚至立即釐清、排除可能的「誤問題」,進而產出最有效率的改善方向與建議。
討論到使用性測試的評量方法,牧民分享了幾個面向,以下直接摘錄:
- 觀察評量
- 嚴重性 = 影響性(例:是否為無法回覆的錯誤) x 發生頻率
- 關聯性(不同功能間的影響)
- 主觀評量
- 任務後評分(可看出任務間彼此的消長)
- 測試後評分(使用者對產品的最終印象)
- 績效評量
- 任務成功
- 任務時間
這場分享以圖為主,文字討論為輔,在此就不多加贅言,Jen 與牧民持續合辦課程與工作坊,有興趣的人相信可以在現場獲得更多的啟發。
整體來說,INSIGHT 是一個很棒的跨界平台,除了加倍努力運作,期望提昇專案執行速度以跟上業界腳步外(這真的很不容易,要快四倍以上),鄧老更提到,INSIGHT 期望能將諸多的使用性測試方法建立嚴謹的 SOP 流程,並發展出完整的 business model,以政府機關為後盾,結合學界與業界的共同合作,將 UE 的風氣與習慣推廣到整個台灣的產業界裡。
對於在學學生而言,INSIGHT 相信會是個很值得投入的練功房,不但能浸淫在學界薰陶裡,更能接觸到業界快速的需求與大量的變動。我對 INSIGHT 有非常高的期許與熱情,持續從代工轉型為創新的台灣產業界,確實需要這樣的角色來攜手前行。短短的 UX 夏日聚,希望 UE 可以很快在這島國綻放出更多的夏日花火。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