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8

ProductTank Taipei #13 - 前進東南亞 - 台灣團隊如何讓產品落地?

Image
感冒嚴重請病假在家工作,18:30 結束最後一通 con-call,衡量一下景美到象山的距離,咬牙衝出門。 還好是個掐在點上。ProductTank 這次拉到了位於信義貿易大樓的 Mozilla,經過兩次的簽到(一樓警衛、四樓櫃檯),發現場地內滿滿的坐著聽眾,有點愣住,想說我這台容易藍屏的電腦,沒有插頭沒有桌子可能很難...穩穩地跟我待滿三小時。 索性站在咖啡餐車旁開電腦,好久不見的 Poyi 及時出現,幫我撈出一張椅子才安定下來。 Kimmy 用號稱泰國人消夜必吃的零嘴小餅乾、伴著泰國人一起長大的薄荷提神吸劑,讓現場的氣氛瞬間熱絡起來,彷彿一瞬間到了泰國。在確定大家醒來後,Kimmy 用三個核心破題,要南向,先問問: 你的人(團隊)、你的產品、你的決心 2017 年時愛卡拉是做直撥,當時先把做直播的技術模組化,販售給直播主或是平台商(例如 Yahoo! Today 等直播上的互動小工具)。而當時東南亞市場正興旺,於是愛卡拉把產品包裝,到東南亞試試水溫。 到了東南亞發現,當地的電商市場其實對於「直播輔助銷售」是非常保守的。一做使用者調查才發現,EC 的市場的生態形貌,與兩岸是完全不同的狀況。團隊用 100 人的曼谷市中心街頭訪談,直接「問」出了真正的市場:社群。 泰國人的消費並不如同淘寶天貓、蝦皮、PC home 這類型的:線上瀏覽→加入購物車→結帳,因為當地人覺得「這個交易方式,操作很複雜」。對台灣團隊來說輕而易舉的購物旅程,對不同文化的泰國消費者,竟被視為門檻而有所畏懼。 於是轉換思考方式,要怎麼切入東南亞市場? Shoplus+ 將商品內嵌入 Facebook 等社群,把購物流程「自動化」,首先降低了門檻,拿到切入市場的門票,進一步就是了解使用者,找出拉近使用者距離的方式。 原先 Shoplus+ 團隊沒有想像過自己的主要消費者,一調查發現,竟然大半是女性的 influencer,也就是「網紅」!Kimmy 的語氣完全傳達出團隊成員的振奮和開心,想必發現自己服務的對象是美人兒,對誰都有強心針的作用吧。 Kimmy 接著分享了 2018 的 Retrospect: 2018/6/25 app 上線,廠商積累了 70,000 家,其中 商品上架數 68,199 個 訂單累積 4,800 張 會員數

HPX Campus 72 – 智能、機器人與體驗設計 / Vincent Feng

Image
智能、機器人與體驗設計 主講:Vincent Feng(獵豹移動體驗設計總監) 我終於坐在 HPX Campus 的教室了! 開完每週最大挑戰的產品會議,原本要跟 Max 老師告假的,但擋不住對本日議題的好奇(轉型前的獵豹與公司前部門合作一段時間,那獵豹移動轉型後到底在做什麼?),拖著微發燒的身體,一路慢慢晃到銘傳大學的基河院區。很幸運的,本日分享晚了幾分鐘開始,我的初次 HPX Campus 一分鐘都沒有少。 竟然是初次,似乎是一個要檢討,但不論如何,這個歷久彌新的學習交流社群終究沒有跟我擦身而過。 Max 老師說,HPX Campus 可以從 HPX Campus 01 走到 72,是憑依著所有帶著熱情的人的參與,「至少要有 70 個以上的人有熱情,我們才能走到這裡。」 一句話說 HPX Campus(這句話對正在努力內部整合的 PM 來說,真是熱淚盈眶):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今天的 HPX Campus 邀請了獵豹移動的體驗設計總監 Vincent Feng,他要分享獵豹移動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轉型,從五吋的手機螢幕延伸到智能硬體(小豹翻譯棒、小豹音箱等兒童陪伴裝置)。對於體驗設計師來說,從單一互動介面的手機軟體,忽然延伸到三維的、立體的,多面向互動,是非常大的挑戰,這也是 Vincent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 Vincent 今天從獵豹移動的新產品切入,這三個產品的軟體以獵豹移動起家的 Android 手機軟體技術為基礎,逐步導入 AI 智能,而這也是獵豹移動,從軟體跨界到硬體的轉型: 臉部識別、豹小秘、豹豹龍 臉部識別 第一條需求:「幫我們設計一個酷炫的介面!」需求者說的是像電影裡面,很科技、很帥、很厲害的臉部識別產品。 那真正的需求和產品是什麼?提出這條需求的老闆定義的場景是:「獵豹移動大門口,每天刷卡進出的閘門,用臉部辨識打卡上班。」 在這個每個人停留不到 1 秒、臉部辨識本身僅需 60 毫秒的場景,需求的會是「酷炫」嗎? 經過訪談和調研,刷臉打卡的場景,真正最重要的訊息是:準確辨識、回饋打卡人姓名、打卡時間,甚至加上反饋按鈕,提供打卡錯誤(辨識錯誤)的申訴管道。 Vincent 對團隊成員提問:「需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個產品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唯有透過精準辨識需求,

ProductTank Taipei #12 - 大型組織的產品管理與協作

Image
難得提早到現場,開了電腦正在準備,突然發現 Peter 正在遠端連線,抓圖時才發現,原來人在荷蘭的 Peter 今天是遠端分享,算是很特別的經驗。 Celine 「裸辭」上一份工作後,輾轉到了中國的攜程工作。直接破題的 Celine 以攜程旅遊網的首頁為例,告知頁面信息的排序,事實上並不只是考慮使用者的閱讀習慣與興趣,而是依據組織內部的角力,哪個組織收付的佣金夠多,排序就會提前,例如:酒店、機票、旅遊等區塊,就會有所上下排序調整。 Celine 的工作是後端的靜態信息組。攜程分為垂直式、水平式分工,垂直式分工意指從後端信息整合、API 接口到前台的 App UI 呈現和實作,水平式分工則指當重要功能需要整合時,便需要拉出平行橫跨並進的規劃作法。 在大公司工作讓 Celine 覺得任務非常複雜,例如做「需求調研」時,若功能橫跨各信息組或功能組,則一個需求便是牽一髮動全身,需要橫跨各組做繁複的溝通,甚至要召開【需求澄清會】,遭受各組的炮轟,最後再回去重寫。 若想要做一個扁平的東西,仍然需要跟開發努力爭取資源,並跟各部門 PK 優先,甚至談好資源之後,若開發部門有緊急事件,仍會不告知值接插隊延後需求實作,而為了功能,測試資源也是稀缺資源要透過血淋淋的爭取。 很多事情即使講很多次,還是會有人聽不懂! Celine 分享開發產品時的四個主要步驟: 需求調研 需求評審 開發測試 優化迭代 理想的狀況是這樣的: 需求調研 - 開發、內部/外部訪談、PRD 撰寫 需求評審 - 內部評審、外部評審 開發測試 - 敏捷開發、測試 優化迭代 - 投訴處理、收集需求 現實中是這樣: 需求調研 - 查出接口的所有調用方、調研開發可行性、召開 N 遍 需求澄清會、梳理業務流程 需求評審 - 到 N 個部門講 N 遍 需求、跟各部門 PK 優先級、預先爭取測試資源 開發測試 - 講 N 遍 需求、確認開發負責人、開發功能微調、跨部門溝通 優化迭代 - 跨部門講 N 遍 需求、修 bug、運營流程優化、用戶反饋整理 Celine 接著分享攜程內部常用的操作方式: 盡量找到大部分的調用方(stakeholder) 項目管理工具(JIRA-cp4 + Teambetion, Lengoo, etc.) 但其實

ProductTank Taipei #10 - 敏捷轉型:找到團隊的敏捷之道

Image
張士杰 Gogolook 資深產品經理 以 PM 角度來看轉型 Agile 的歷程,與那些踩過的坑 開會晚了遲到些覺得懊惱,聽 Sharon 說才剛開場,錯過不多,坐下時正聽到士杰講述團隊由 Kanban 轉型到 Scrum 的困境,原本插單開發的任務追蹤導向專案做法,無法加入時間軸的概念,對團隊成員來說無緊迫感或目標性,且僅透過看板任務追蹤,無法看到願景、設計故事的全貌,導致團隊目標喪失。 從 Task 到 User story User story 用以溝通使用者價值/商業價值,以及驗收標準。在討論跟選擇 Story 時,著重使用者的問題解決,而非僅僅專注在技術細節或功能上。要謹記 「 使用者的目的是什麼?他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而 拆解跟執行 Story 時,根據目的,討論有效率且有效的做法,盡快到達目的的節點,若僅需要 task 1,就要省去不必要的 task 2。且在定義 user story 時要謹慎,以產品核心價值為導向,環繞策略設計 story,而非漫天發想,會造成產品定位不清,且設計定位不明的後果。 進一步定義產品策略: Why - 商業價值為何? Who - 誰可以協助完成此商業價值? How - 有如何完成這個商業價值? What - 這些步驟要用什麼方法執行/完成? 透過此架構,可以讓 user story 對應到實際的目標,「以終為始」,每個 sprint 透過 impact map 驅動。而每一季都與 stakeholder 溝通目標,並與團隊一起打造 impact mapping,排出任務目標的優先順序,找出對目標效益大、成本小的任務,並釐清哪些角色可以幫助專案?哪些角色會阻撓專案並進而排除?讓團隊清楚專案與產品脈絡。 Impact map makes your product assumptions visible (and testable).  每個 sprint 需要透過檢驗,若找到目標達成率較高的 sprint,就要果斷確認投入方向,以取得最大效益的成果。在 Gogolook,開發流程的轉型花費了兩年,但確保團隊慢慢進步,往目標邁進。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勞,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透過思考全局的路線圖,訂定目標與進攻策略,找到最容易成功的路!並妥善安排 Release pla

ProductTank Taipei #8 - 遊戲化體驗設計 - 創造動機和樂趣

Image
這竟然才是我第二次參加 ProductTank。場地贊助的 PicCollage 搬了辦公室樓層,設計上更開放更漂亮了!同時看到一年一會的 Sharon 非常開心,更獲得一個超級好消息 :) 畢劭康 Marcus Pi  時刻科技 共同創辦人  清大資工畢業的 Marcus,從學生時代就與「神鵰俠侶」的 Amy 開始自行開發 App,提到創造新 App,是希望從使用者的生活中出發,結合遊戲的概念,協助使用者解決生活上的痛點。 有名的專注 App Forest 是 Marcus 的代表作!(我有種意外見到偶像的感覺)這支 App 主要從遊戲的角度解決使用者對手機的依賴,意即所謂「手機重度成癮症」。Marcus 提到,過去有些專注 App 是以「鎖定手機」來達到強制禁止的目的,但若只是單純的「鎖定」,一般使用者只會試著暴力破解,而非真正從對手機的依賴上脫離。因此,Forest 將種樹的責任感結合進遊戲化的生產力工具裡,從一個小小的樹苗開始,透過專注力的積累,將樹苗灌溉成一整片森林。 Marcus 認為工具類 App 的設計目標是「做一個解決真實問題的高品質 App」,「在該需求的細分市場中,佔據用戶的心智」。而 Forest 是透過哪些層面的操作包裝,在茫茫生產力工具 App 海中,得到用戶的眼球呢? Marcus 從幾個角度切入分享: 媒體報導 與潛在使用者互動,妥善利用促銷碼,製造噪音 切入該媒體讀者群的需求,從需求出發包裝(例如從滑太多手機會讓眼袋下垂,運用 Forest 來防止低頭族,擊中妞新聞目標讀者的甜蜜點) 與 Instagram 手帳、學習相關專頁合作,提供促銷碼舉辦 Giveaway 活動,此舉讓合作的每篇文章的瀏覽量提升到數十萬 提高 App 評價,提供使用者良好的反饋渠道 在正確的時間點, 提醒 使用者評價(Forest user 會在種完一棵樹時,最有成就感,這是使用體驗裡心情最好的時候,此時 Forest 會提示使用者索取評價,較容易獲得正評) 這個請求評價的 flag,對 Forest 的用戶轉換率影響非常大,有一個月忘記開 flag,用戶量下滑非常多,一開 flag 用戶又回來了 自行開發 in-app 建議回覆系統,攔下差評,不讓使用者認為回饋無門而把這些負評價被放上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