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17

ProductTank Taipei #5 - 當產品經理遇到資料科學家

初次參加 ProductTank Taipei 的活動,是看了 Sharon 的訊息分享,再看到場地是在 Pic Collage 舉辦,可以跟久違的 Yen-Ting 碰面,於是興匆匆報名,幸運拿到了名額 !於是坐在舒適的沙發區 key 筆記。 【噓,讓資料說話】 Dcard 產品經理 - 林懷宇 由 iOS 工程師轉戰產品經理的林懷宇,在 Dcard 擔任產品經理,秉持著產品精神 "Speak your mind" 推廣、設計、行銷著自家產品,透過匿名校園社群建構著自己的使用者。近幾年來資料的儲存與運用越來越普及,而 data science 也逐漸發展為熱門領域,做資料科學,需要有 hacking skills, math & statistics knowledge 以及 substantive expertise 的 domain knowledge,而這幾年來,「產品經理」的角色,需要同時發展 Business, User experience 以及 technology 幾個領域,而 data 在這幾個方面都可以有很顯著的應用與切入,林懷宇今天想從 UX 的角度來討論。 資料的運用在產品上,一般來說分為三步驟:「記錄行為 → 分析行為(例如社群交友的抽卡使用者性別比率)→ 預測行為」。 「預測行為」會是本日最主要的重點,透過資料分析預測使用者會做哪些行為,透過預測使用者行為,找出在預測使用者行為時的關鍵資料,則更可以設計出讓使用者滿意的產品,例如推薦符合使用者喜好的內容產品,或透過高度關聯性來增加判斷準確度(未來希望可以產生專屬使用者、符合個人喜好的熱門文章列表)。 分析工具一般來說會透過 GA、Facebook Analytics 等工具進行量化分析,甚至使用 SQL 從資料庫中直接撈取行為的 raw data 進行。 以完整組織來說,記錄行為一般來說是由 Data Engineer 負責,分析行為則是由 Data Analyst 處理,進一步預測行為則是由 Data Scientist 進行,但一般公司很難有這麼完整的組織,在 Dcard,Data scientist 會貫穿三個流程,每一步驟都參與到。 林懷宇說,想要特別討論「當產品經理遇上資料科學家時」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事實上,產品經理不只

組織重整之於我的棒喝

進這公司將近七年,第一次遇到這麼大規模的組織重整,想多少紀錄一下自己的想法,在迎接可能的變動之前,作為未來對比的之後。 中型公司的組織重整,層出不窮的新聞和傳言,弄得內部外部都風風雨雨,每個人見面時的招呼問候語變成:「你們開獎沒?」從一開始的老樣子「媒體比我們先知道」,到後來,各種的日期、切割、瓜分、重塑,重組…前前後後將近一個月的這段日子,每一天都不容易,每一天都難熬。 隸屬於一個重整範疇的部門,這裡沒有一個人敢說「這次重整與我無關」,被問候頂多只能笑笑說:「可能還沒輪到我。」 在反覆咀嚼所有可以得到的消息後,我終究回到了原點,就是現階段的我(員工),基本上什麼事情也不能做,除了按照日常安排,讓既有的工作運轉下去之外,身為一個受雇者,面對大局真的什麼也不能做。 我在思考的是,這次的組織重整,是不是重新逼迫大家去想一些什麼?例如,「我到底想從事什麼工作?」「我在這個部門可以創造什麼被利用的價值,讓主管會選擇留下我?」「我本身有什麼能力,即使換了部門也依然可以用上?可以被當成即戰力?」 每次我朝著「塑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方向去想時,總會浮現有人曾經說過我是「well-trained」的評論,這形容詞曾經困擾我好一陣子,覺得難道自己腦袋僵化了嗎?成為老闆眼中的乖乖牌、好用的員工,是否就喪失了創造力,或是反思能力? 後來覺得那是誤入一個牛角尖了,「well-trained」這個形容詞,其實真正負責的人還是自己,所以,我應該是要「成為一個對自己來說 well-trained 的人」,換言之,應該要成為隨時有能力符合自己期望的人,嗯,我果然很正面思考。 回到組織重整,在大公司待久了,其實日子是安逸的,不像創業公司,在成功之前,這個月可能要煩惱下個月的薪水在哪裡、真正的客戶在哪裡、使用者的需求有沒有打到,然後想著產品到底有沒有機會成功?有沒有打入市場的那一天,那一天會不會很遠。 說穿了,大公司對生活來說相對安穩,但安逸的生活沒辦法強健心志,類似公務員的生活平淡少了起伏,根據工作內容差異,也不一定有坐雲霄飛車的刺激感逼著心臟要變大顆。但每一種生活風險都是選擇和機會成本,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以在此不論述選擇大公司、小公司、創業團隊的優缺點,畢竟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這個。 但心志的堅強與否,卻會在這次的組織重整被體現無疑。組織重整毫無疑問是「資

HPX 91 - UXHK 2017 心得分享 & 座談問答

上次幸運在 UX Summit 2012 抽到 UXHK 入場券,因此有機會參加 UXHK 2013,作為一個全英文且我認真從頭待到尾(在學校寫論文報 paper 時參加研討會只聽與自己相關的議題)的研討會,與來自全球各地的 UX 專業人士交流,親自聆聽各方重量級講者的演講,不啻為一場震撼教育。後來這幾年,暫時沒有機會再親自參與,但看到分享會還是忍不住報名想多少抓到一點精華。 以下簡單記錄大家的分享。 Product Manager v.s. UX Designer 與 UXHK 教我的事 吳欣倫 / 悠識  助理資訊架構師 Workshop 2 - Think like a Product Manager. Become a better UX Designer.  Andrew Green 身為一個 PM(Product Manager),在公司中需要面對來自多重部門的合作對象,在面對任何問題時,應以「傾聽」為主,引導整體溝通流程。而 UX Designer 即使並非直接的產品負責人,仍可以懷抱產品經理的心態對產品提出想法或建議。若希望做個「更有效率的 UX Deisgner,則需要建立「Product Manager」的思維,需要想像各種可能性,儘量發揮創意,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既有的解法上:Fall in love with problem (instead of the solutions). 在面對難題的思考方式上,Andrew 提出四種驗證「願景」的問句: 正在解決什麼問題? 如何知道這是真正的問題? 這是有價值的問題嗎? 怎麼知道問題已經被解決了? 欣倫分享了一些講師以香港為例提供的練習操作心得,在此就不收錄,但最後一句我覺得很有趣也很重要:「不論在做產品、聽演講,都要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做。」 欣倫的分享結束後,Richard 現場連線了 UXHK 的主辦人 Daniel & Jo 透過視訊與現場與會的大家交流,這算是特別的驚喜: "What is our intention (value) of our world?" It's not only about people think of design, we should think 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