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X 91 - UXHK 2017 心得分享 & 座談問答

上次幸運在 UX Summit 2012 抽到 UXHK 入場券,因此有機會參加 UXHK 2013,作為一個全英文且我認真從頭待到尾(在學校寫論文報 paper 時參加研討會只聽與自己相關的議題)的研討會,與來自全球各地的 UX 專業人士交流,親自聆聽各方重量級講者的演講,不啻為一場震撼教育。後來這幾年,暫時沒有機會再親自參與,但看到分享會還是忍不住報名想多少抓到一點精華。

以下簡單記錄大家的分享。

Product Manager v.s. UX Designer 與 UXHK 教我的事

吳欣倫 / 悠識  助理資訊架構師


Workshop 2 - Think like a Product Manager. Become a better UX Designer. 

Andrew Green

身為一個 PM(Product Manager),在公司中需要面對來自多重部門的合作對象,在面對任何問題時,應以「傾聽」為主,引導整體溝通流程。而 UX Designer 即使並非直接的產品負責人,仍可以懷抱產品經理的心態對產品提出想法或建議。若希望做個「更有效率的 UX Deisgner,則需要建立「Product Manager」的思維,需要想像各種可能性,儘量發揮創意,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既有的解法上:Fall in love with problem (instead of the solutions).

在面對難題的思考方式上,Andrew 提出四種驗證「願景」的問句:
  1. 正在解決什麼問題?
  2. 如何知道這是真正的問題?
  3. 這是有價值的問題嗎?
  4. 怎麼知道問題已經被解決了?
欣倫分享了一些講師以香港為例提供的練習操作心得,在此就不收錄,但最後一句我覺得很有趣也很重要:「不論在做產品、聽演講,都要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做。」

欣倫的分享結束後,Richard 現場連線了 UXHK 的主辦人 Daniel & Jo 透過視訊與現場與會的大家交流,這算是特別的驚喜:
"What is our intention (value) of our world?" It's not only about people think of design, we should think about all of big issues about the world. We should think about "What we want to design for our future". I know it's a big question, but we should keep it in mind.

衡量情緒的方法與闖入 UXHK 大觀園感想

黃琬婷 / 104 資訊科技  互動設計師


Lucy 一上台就表達,自己既然花了這麼多錢過去,就絕對不能只是去聽研討會,一定要多觀察些什麼回來。因此 Lucy 的分享從機場的佈置、Apple Store 的結帳服務體驗,說到了 UXHK 的國際化會場佈置、會議時間的安排,才導入了主軸的分享。




Lucy 說這場演講的核心就是 "What makes us more human-centered is also what makes us more human." 

「好的演化,往往是在環境中利用俯拾即是的資源,善加收集累積、變異,並加以綜合性整理,就有可能性跑出來。」Lucy 認為,把 design 套入這句演化論的敘述,一點也沒有違和感,因為「要做出一個好的設計,就一定要好好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相鄰的可能性」。

另外 Lucy 推薦閱讀 ⟪創意從何而來⟫ 這本書。


Workshop 1 - Measuring emotional engagement 

Bill Albert

時間有限,Lucy 分享了 NPS (Net Promoter Store) 淨推薦值的研究方法,可以測量使用者對產品的正負面反應。

講師提及「使用產品時的情緒高低與產品的價值不一定相等」,Lucy 提到很明顯的 case,例如繳罰單系統即使設計再好,使用者的情緒可能依然極度偏向負面。因此情緒面向的量測不能用來完全代表或定義產品的價值。

初探 design sprint - UXHK 工作坊心得

錢昱玲 / QNAP 威聯通科技  產品設計師


Workshop 3 - Running design  sprints

Martin Bulmer 

Money 分享的這場 Workshop 主要是介紹 "Sprints" 這個最近的創新實作方法,此方法主要應用的時機是:陷入僵局時、高風險賭注、沒時間或缺乏焦點、測試新點子、擁抱歧見、完成工作或創意。

對於這個方法剛好我讀過 Google 出的 Sprint 計劃這本書,建議有興趣了解的人直接去閱讀此書,簡單易懂,有許多 case 舉證可以引導實際應用,此篇書評有節錄重點圖片:【硬塞書摘】:《Google 創投認證!SPRINT 衝刺計畫》- 開創新事業的秘密武器

Money 說,雖然很多人會質疑 Sprint 這個方法是不是真的有用,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完全依賴這個方法來告訴我們產品設計的方向,應該把這個方法當成設計驗證,並且在實作的過程中,學習到與各種合作對象溝通的方式。

設計多管道 UX 生態系統:較複雜商業模式的研究分析方法

林蕙如 / 悠識  研究副總監




由於時代的演進以及技術的進步,現在我們設計的產品越來越複雜,整體產品設計環節中有許多的「人」,包括使用者、利害關係人。Sprint 等研究方法是快速的檢視一些小的設計,而 multi-channel UX ecosystems 則是用較為宏觀的角度檢視全局的方法。

講師將生態系統分為:平台(Platform)生態系、裝置(cross-screen)生態系、服務(Service)生態系,三種類型。而這個研究方法適用於較複雜的系統,所謂的多管道包含多方參與者、多重問題或痛點、多種解決方法。

此方法有以下幾個執行建議步驟:
  1. 先進行研究(對系統內部有足夠的了解)
  2. 描繪內容豐富的系統關係圖
  3. 找到主要使用者
  4. 將主要服務/功能分群
  5. 擴展子服務/功能
  6. 擴展第三方相關服務/功能
  7. 使用放大鏡檢視內容
工作坊中 Lucia 做了以下的小練習:
  1. 定義主要角色
  2. 以主要角色為核心,建立服務群落圖,進一步列出主要服務中的細節
  3. 建立連結、定義角色位置(無方向性僅建立關聯)
  4. 將相關的第三方服務加進來
  5. 局部檢視(透過列出顧客旅程地圖細部檢視,而若沒有做研究則無法抓出痛點)
相較於傳統的服務設計時間軸分析方式,生態系跳脫時間軸以主要角色為核心找出潛力點。Lucia 有提到,這種研究方法對於不在脈絡裡的人來說,較不容易快速理解,但若面對的問題較為複雜時,這個方法相對平鋪直敘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容易從被架構出的「全貌」裡找出重點。

Tim 在座談問答中對這個工具做了些補充,Multi-channel 更容易的替全體成員 build 出對整座森林的 mindset,用於 Agile 等工具之前,可以減少一些對成員溝通「大象全貌」的力氣。

Stanley 另外分享了 Bonnie Nardi 1999 的 ⟪Information ecologies⟫,也是相關的應用方法,推薦大家翻翻看。

座談問答


張永儒 Stanely / 交大資訊工程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曹訓誌 Tim / 華碩設計中心  使用者經驗研究主任
王派桓 Hoper / 百喻研究室  研究總監
林蕙如 Lucia / 悠識  研究副總監


引言人 Hoper 邀請幾位講者先分享這次的 UXHK 2017 自己最有印象的事情,Lucia 在「女士優先」的謙讓中先談到了自己對 Daniel & Joe 以一個修行的姿態在辦活動,她感受到他們不只是在辦活動而已,而是在傳道。另外她印象深刻的是,同來參加的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人,非常踴躍發言與發問,並不會被自身的英文程度限制或感覺靦腆不敢說話,她認為這是我們需要練習的態度。

Tim 則從五年前的 UXHK 開始提到,過去討論的主題是方法論,較為正式的一個研討會,而今年的辦理方式則轉為氣氛輕鬆的聚會形式,Tim 認為主辦單位有考量到現場與會的人包含專業 UX 人士、設計師甚至到 UX 產業入門的人都有,因此整體活動辦理是透過結構性的規劃把參加活動的「人」牽在一起,以兩天的規劃讓每個人都不會空手而歸(不論是尋求專業或尋求氛圍、了解產業),而不僅只是去聽演講。

Stanley 則以一個學術界代表去參加 UXHK,過去他除了 UPA 之外,大部分參加的都是學術界的 conference,他的動機是希望了解業界對於 UX 專業活動的辦理,有什麼地方他在教學或研究上可以借鑑的。Stanley 提到「UX 是個蠻殘酷的職業,業界都希望錄取有經驗的人,
那學術上以 UX 為出發點的新鮮人,能不能獲得什麼方法提升自己被業界接受的速度?」他認為相對台灣的研討會或演講分享,國外辦的活動大部分是著重在「經驗」的分享,不會僅只是透過身份地位或年資、資歷來挑選講者,因為 UX 事實上是「實作」為重的產業。

Hoper 不放過 Stanley,要他分享一些 UXHK 的缺點,Stanley 略感為難的說,他認為缺點在 workshop 不見得可以學到東西,因為時間太少,即使實際操作,也沒辦法獲得真正嚴謹的研究方法教學,他建議若是非常想學習「方法」,可以去參加學術界的 UX 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辦的 workshop 一般都會由有名的教授主持,可以真正紮實地學習技術。

Hoper 提到一個 UX 業界的潛在傳言:「台灣有非常多的 UX 優秀人才,只是大部份都出口到對岸中國去了。」他希望講者們帶著從 UXHK 回來的高度,試著評論「對台灣的 UX 人才現況」有什麼想法。
Tim 會以「是否具備解析問題的能力」來評斷人才,因為「手上拿著好刀的人不見得可以把生魚片切好,唯有具備好技能的人才能把刀的好發揮出來。」台灣相對中國,能磨刀的機會沒有那麼多,但若自己本身持續磨練思考邏輯、練習解析問題的能力,Tim 認為不論到哪個地方,或哪個產業,都可以很快切入核心。

Lucia 則說「處處都是修羅場」,人生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意義,她自身就是不斷跨界的一個人,從大學念物理治療,研究所轉讀人因工程,到現在作為一個研究員,她認為要不斷回頭問自己「這件事情是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這與身在哪裡無關,而是無時不刻要反躬自省的一個人生大哉問,才能找出真正吸引自己的東西。這次她在香港認識了一個蘋果日報的研究員,那個女生表示他們正打算要做 EC,也是一步步開始從收集資料著手做研究,而這是 Lucia 認為她在 UXHK 的重要收獲:了解不同人的生活、在距離這麼短的鄰國,不同文化的人們在做些什麼,關心什麼。

Stanley 去年剛從美國密西根返國,他以在美國求學九年的感受來說,台灣人的表現完全不輸給任何國家的人,但台灣的產業資源、市場大小、教育環境,相較於美國這種大國來說,確實規模無法相比,但以他擔任評審的經驗來說,中國的 UX 教育上並沒有優於台灣,僅只是市場大小差距才形塑出對比。他認為若台灣若有 top-down 的機會來推廣、爭取 UX,對台灣人人才可以更快鬆綁。

Hoper 作結語,台灣的市場確實規模偏小,但特別的是,UX 並不是有錢公司才能玩的東西,
反而可以用較低成本幫助小型公司找到突破點。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2023 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AI 都不 AI 了 - 由 AI 生成到 AI 思維-生成藝術的創意空間(李怡志)

ProductTank Taipei #12 - 大型組織的產品管理與協作

【2023 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AI 都不 AI 了 - 由 AI 生成到 AI 思維-ChatGPT 的解析與挑戰(陳縕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