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X Campus 72 – 智能、機器人與體驗設計 / Vincent Feng


主講:Vincent Feng(獵豹移動體驗設計總監)

我終於坐在 HPX Campus 的教室了!

開完每週最大挑戰的產品會議,原本要跟 Max 老師告假的,但擋不住對本日議題的好奇(轉型前的獵豹與公司前部門合作一段時間,那獵豹移動轉型後到底在做什麼?),拖著微發燒的身體,一路慢慢晃到銘傳大學的基河院區。很幸運的,本日分享晚了幾分鐘開始,我的初次 HPX Campus 一分鐘都沒有少。

竟然是初次,似乎是一個要檢討,但不論如何,這個歷久彌新的學習交流社群終究沒有跟我擦身而過。

Max 老師說,HPX Campus 可以從 HPX Campus 01 走到 72,是憑依著所有帶著熱情的人的參與,「至少要有 70 個以上的人有熱情,我們才能走到這裡。」

一句話說 HPX Campus(這句話對正在努力內部整合的 PM 來說,真是熱淚盈眶):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今天的 HPX Campus 邀請了獵豹移動的體驗設計總監 Vincent Feng,他要分享獵豹移動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轉型,從五吋的手機螢幕延伸到智能硬體(小豹翻譯棒、小豹音箱等兒童陪伴裝置)。對於體驗設計師來說,從單一互動介面的手機軟體,忽然延伸到三維的、立體的,多面向互動,是非常大的挑戰,這也是 Vincent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

Vincent 今天從獵豹移動的新產品切入,這三個產品的軟體以獵豹移動起家的 Android 手機軟體技術為基礎,逐步導入 AI 智能,而這也是獵豹移動,從軟體跨界到硬體的轉型:臉部識別、豹小秘、豹豹龍

臉部識別

第一條需求:「幫我們設計一個酷炫的介面!」需求者說的是像電影裡面,很科技、很帥、很厲害的臉部識別產品。

那真正的需求和產品是什麼?提出這條需求的老闆定義的場景是:「獵豹移動大門口,每天刷卡進出的閘門,用臉部辨識打卡上班。」

在這個每個人停留不到 1 秒、臉部辨識本身僅需 60 毫秒的場景,需求的會是「酷炫」嗎?

經過訪談和調研,刷臉打卡的場景,真正最重要的訊息是:準確辨識、回饋打卡人姓名、打卡時間,甚至加上反饋按鈕,提供打卡錯誤(辨識錯誤)的申訴管道。

Vincent 對團隊成員提問:「需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個產品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唯有透過精準辨識需求,才能依據標的規劃出相對應的、有用的功能設計。

豹小秘

豹小秘移動機器人是獵豹移動今年的重點項目,也是個夢想專案。

而有一天,傅盛說:「每個人都在說進度,從來沒人提使用場景。」於是 Vincent 帶著團隊加入了這個專案。

從辦公室場景著手,透過觀察和採訪豹廠訪客 275人,只有 64 個人使用豹小秘,而這 64 個使用者,19 % 的使用者是面試者,共 64 % 是訪客,換言之,真正的內部員工,使用豹小秘的機會並不多。

使用率這麼低,是出了什麼問題?Vincent 團隊透過訪談、使用觀察,找出使用流程中的各種問題:40 % 的人不知道怎麼用,28 % 的人覺得「沒有我想要的訊息」。

於是,設計團隊透過三個切入點優化【歡迎】的功能環節,而進展斐然:

  • 臉部屏幕更新 + 16%
  • 「歡迎使用豹小秘、歡迎跟我聊天」的指示牌 + 54 %
  • 功能提示 + 33% 

豹小秘功能優化後顯著提升的互動率對開發團隊有很大的激勵,進一步朝著【自然互動】的部分研究。在這個環節,研究發現訪客的 96% 是團隊,而原本豹小秘的設計是一對一,因此,使用豹小秘的同行者,多半表示被冷落,也導致對豹小秘的拒絕使用或避開使用。

為了讓 AI 的互動機率提高(training 速度變快),透過「優化識別範圍 + 聲源策略」,豹小秘轉化為主動攀談、擴大互動範圍。

【內容反饋】的調研結果讓人震驚:因語音反饋難以推進對話,平均對話僅 5.5 句。

對語料的優化沒有捷徑,唯一的方向是「區別不同情況,提升對話互動性。(亦即產生對用戶有用的價值)」。而內容反饋的問題不只在語料內容,場景上還伴隨著「語音反饋失敗」的可怕連鎖反應-當使用者試圖靠近豹小秘重述語音,距離過近,直接導致人臉辨識失敗。

一步一步優化,豹小秘的行為調整為:當用戶在說話時,介面回饋「小豹正在聽...」,提供足夠的反饋讓用戶了解當前狀態。而行為的反饋後,進一步到了語料的部分。團隊一條條閱讀了產品經理覺得生動可愛的語料,如:「風不懂雲的漂泊,天不懂雨的落魄...」,滿滿的文青式對話,反而讓使用者覺得豹小秘在裝可愛,無法帶來價值,直接結束互動。

團隊在遭受打擊後,仍是針對這個讓人無語的裝可愛問題,提出「對話流程的優化」,了解用戶的邏輯和目的,不拐彎抹角,直接針對使用者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接著到了【引領】的環節,數據揭露了更多的問題:

  • 引領結束太突然 46% 
  • 回去途中不理人 34%
  • 用戶喜歡走在側面導致正後方的 camera 辨識失敗 67%

要怎麼讓冷漠的豹小秘更有人性?不同情況配合不同表情和語音反饋,用更人性化的感知和反饋(例如:請走在小豹正後方,讓我能看到你)逐步消除使用者的不安全感。

豹小秘的採購用家逐步遞增,主要劃分為 9 個規劃場景,設計團隊也不偷懶地針對各式場景,逐一製作用戶旅程圖和撰寫腳本,整體了解不同用戶在每個節點的預期,持續最佳化引領中的模態交互。

Vincent 特別提到,這也是團隊透過客觀數據、可靠的調研報告,一步一步說服產品部門,設計思維是怎麼真正帶來產品優化的作法。

豹豹龍

豹豹龍最初是一個 80 公分高左右的陪伴機器人,最終受限於硬體成本,設計成品是一個「帶螢幕的桌上播放音箱」,但即使受限於成本,仍然是透過用戶調研,定義出「帶螢幕的音箱」較「不帶螢幕的音箱」更受歡迎的產品導向。

Vincent 很感慨,認為硬體開發非常不容易:「3000 塊人民幣以下的機器人才賣得出量,3000 塊以上根本就賣不動。」

即便如此,這個歷經波折的產品仍獲得了德國 reddot 紅點設計獎的殊榮,紅點設計獎主要著重在設計體驗上評審,是眾多產品公司每年競逐的獎項,不但報名費昂貴,獲獎也不容易。Vincent 提及這個獎項時,語氣充滿了對自己寶貝小孩的自豪和成就感。

這個目標使用族群為 3~8 歲小孩的產品,一開始竟然沒有過濾機制,還會講黃色笑話!

人物小傳(豹豹龍用的是漫畫式呈現):幫助我們定義清楚角色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為什麼。

Vincent 用席維斯史特龍 vs 野蠻遊戲的概念,清楚舉例「誤放人物到錯誤場景」的違和感。人物小傳是為了幫角色設定合理化,替產品設計團隊錨定準確的方向。設計團隊透過以下幾個面向定義豹豹龍的人物小傳:

  • 日常樣貌:角色的基本描述,他的名字、性別、年齡、相貌、職業、性格、興趣、來自某地(界定生活圈)等等。
  • 日常行為的人際互動:他平常與朋友、家人、同事、情人、上司、下屬、異性、同性是怎麼相處的?(怎麼和他人互動的)
  • 關鍵經驗:一生中發生過的事件無數,但只有某些重要事件會對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在心理學分析中,它們分別是「童年經歷、重大經歷、創傷經歷和重要他人經歷」。
  • 缺陷:一般戲劇需要角色改變和成長,因此角色如何克服缺陷往往是故事的主軸。合適的缺陷也可以讓人物更加立體、飽滿,令人印象深刻。

豹豹龍在上市前,做了 3 輪的用戶測試,透過「小步快跑、快速上線測試、持續依照用戶反饋修正產品做迭代」的做法,不斷調整設計,才真正面向市場。

Vincent 最後呼應了一開始的「酷炫設計」需求,凡設計者,必由「需求背後的真正需求」出發,才能正中紅心,做出心占率高的設計。(我認為不只設計者,所有協作導向的工作都是這樣的)

Q&A 時間,Vincent 分享了豹小秘在進行語音交互的智能互動:
語音來源出現 → 去躁(優化語音品質)→ 特徵提取(聲紋聲波的特徵辨識)→  提取後模型的分類 → 轉換成電腦可辨識之符號
上述就是豹小秘提取模型優化語料的做法。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用研並沒有特殊捷徑,「我們秉持著做 App 的態度在做人工智能產品」,訪談、焦點團體、使用性測試...UX 的世界沒有天啟,該怎麼一步一腳印耕耘,是體驗設計團隊從五吋螢幕轉換到三維世界的護身符。

如何防止 App design 的抄襲?

Vincent 說,抄襲一定會發生,重點在於「如何形成壁壘」。他以 cheetah keyboard 為例,壁壘就放在【預測詞】裡面,cheetah 有一整個預測詞團隊,每週針對不同語言的預測詞持續積累優化,「這樣的積累,就會形成壁壘,日積月累的讓競爭對手難以超越」,產品開發沒有捷徑,只有投入更多的資源,實打實的前進,才能累加自己的高度,維持領頭羊的地位。
在「小步快跑」的氛圍下,體驗設計師至少要維持 MVP 最小的可行性設計。
有了可行性設計,結合 cheetah 內部開發的埋點資料收集系統(非 GA)和快速用研,以 1~2 週的速度維持修正迭代的敏捷開發。「有時候老闆掌握到的一個商業點子,拖到了一個月(超過一週),就錯過了掌握市場的機會點。」

產品做到至少可以上線,才能進行有效的脈絡測試,體驗設計師要防範錯誤情境,review 產品團隊提出的設計需求。即使面對「以商機為導向」的產品團隊、業務團隊,仍要透過溝通和折衝的過程,才能找出前進目標(是要賺錢?還是提升體驗?),因應公司需求,提出相對應的體驗設計。

延伸「MVP 最小的可行性設計」,這指標是怎麼衡量的?體驗設計團隊是透過多年在手機 App 上累積的經驗,透過運用「共通的語言」與產品經理、運營團隊激烈的討論,以經驗法則為準判斷出「產品面世的基準線」。

另外有人問到,豹小秘的 ID 設計,是否有調查過使用者喜愛的外型後設計?Vincent 對此分享:「目前的 ID 設計,都是依據機構需求為出發,加上基礎的環境需求製作出來的。」

這句話對於身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的我來說,真是心有戚戚焉,大概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原來做硬體,即使在對岸,即使跨界的是如獵豹這麼前端,精準掌握節奏與速度的軟體設計公司,也這麼不容易。

對了,Vincent 很直白地回答跨界 AI 智能體驗設計的基礎:「我們把小度音箱的資深體驗設計師直接挖角過來了。」有時候一步一腳印,仍然需要一些黃金加速度才能及時坐上火箭。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2023 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AI 都不 AI 了 - 由 AI 生成到 AI 思維-生成藝術的創意空間(李怡志)

ProductTank Taipei #12 - 大型組織的產品管理與協作

【2023 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AI 都不 AI 了 - 由 AI 生成到 AI 思維-ChatGPT 的解析與挑戰(陳縕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