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feat.矽谷之夜】社群 x 群眾募資的趨勢與挑戰


Jill 上週分享了這個演講,是 1/16 才公布的今天 1/20 的活動,短短四天竟然聚集了滿滿的參與者。Rosa 很亮眼友善,Techstars 創建社群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台灣的 Startup 社群對接世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於是闖進了群募和創投的世界。

從忠孝新生站穿過光華商場前的小吃街鑽出來,找到八德路 104 號 MaiCoin 的第一印象是「也太美的辦公室」,參加社群的樂趣之一,就是參觀各種精彩的辦公室,目前為止的 PicCollage、Mozilla 也都讓人印象深刻。

不夠熟悉的主題,比較少參與的熱絡的 Networking,今天這場 community event,可以獲得什麼呢?

首先上台的是 MaiCoin 的 Techstars ED executive director - Ping,MaiCoin 成立於 2016 年,原來我們所在的不只是兩層的辦公室,而是整棟的 MaiCoin HQ。Ping 的現行工作便是與 Rosa 合作,開始 Techstars 的推廣和運營,Techstars 的網絡遍佈全世界,目標建立 community program, innovation partnerships, accelerator programs 等,協助台灣的 Startup 社群建立專業網絡。
不要害怕進入這種場合,台灣是我們的主場,我們要走出去打國際戰。
Rosa 仿佛發現部分的參與者跟我一樣,不太熟悉這個節奏,在 opening 總結時接過麥克風說了這段話。

群眾募資的趨勢與挑戰

Kristine Chuang - Senior Integrated Marketing Manager of Indiegogo

Kristine 用一張 GIF 來表示 Indiegogo,那是關於資金、資源與專業人士的流動與產出。短短二十分鐘的開場,從 Ping、Rosa 和 Kristine 的對話型態,已經可以慢慢形塑出 Startup 社群的一個形象(凱爾我今年一定會去創業小聚朝聖的)。

「AFK 2019 不想上班日 Away From Keyboard」是 Kristine 去年的一個快速建立但成果驚人的專案,籌集超過 10,000 美元的資金,近 500 人的參與,也是透過 Indiegogo 這個平台完成的。Indiegogo 的總募資金額超過 16 億美元,總支持者超過 1000 萬人,而用戶來自 235 個國家,而募資金額中的 26% 是跨境交易,種種數據都足以說明這是一個全球性的跨境、跨界群募平台。

Indiegogo 與其他平台的差異,在於專業顧問團隊,以及對於「科技產品」主題的專注。Kristine 在美國舊金山群眾募資平台 Indiegogo 擔任整合性行銷資深經理,在矽谷累積超過六年的產品行銷與品牌增長經驗,今天要分享的是平台方的角度和經驗。

哪些公司適合群眾募資 crowdfunding?

Kristine 分享 Indiegogo 的十大募資項目,主題類別含括交通運輸、能源、手機配件、投影機、耳機、教育和影視,Rosa 插了一句讓大家都會心一笑的重點:「Does they still alive?」

這些群募主題裡,並不全是新創公司的麋兔ㄝ時間裡面其實有三間是大公司,例如 Philips Pico Projector,一項是企業轉型的 PaMu Slide。Kristine 的觀察有幾項:公司規模逐漸 "from big to small",以及 "Turn their B2B power to B2C program"。

為什麼要做群眾募資?

They want it first. Price not an issue (Early Adopters 16%) -> Price is an important decision factor for them. (Early Majority 34%) -> Late Majority 34% -> Laggards 16%

Crowdfunding 的目標放在前兩個群體:Early Adopters 和 Early Majority。
「若在前面產品設計階段,就加入用戶聲音的話,產品不至於大失敗。但若沒有了解用戶的需求,即便短期成功,也很可能變成一代拳王,無法持續下去。」- Cubo(有名的鳥兒形狀寶寶監視器)

活躍的支持者社群是平台的根基

Indiegogo 花了很多心力維繫與用戶的聯繫以及整個平台的安全性,「策略是防守而不是攻擊」,作為群眾募資平台,需要讓用戶信賴,且維持整個平台運營的信賴度,例如,當某天大量評論突然灌入某一個產品的頁面時,要怎麼維持平台的尖峰運作正常,不故障或造成使用困難?

Rosa 對十大群眾募資項目提出了疑問:Did you trace their fulfillment rate? Kristine 説 fulfillment rate 其實是人工追蹤後續的,並不是透過平台上的回報系統追蹤。

募資專案的成功沒有秘密

Indiegogo 做很多分享,教學、推廣「How to do crowdfunding?」群募專案分為幾個階段:

Pre-Launch > Live: Day 1 ~ Day 15 > Live: Day 16 ~ Day 30 > Post-Campaign 

Post-Campaign 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階段。

如何定義群眾募資的成功?

Clever things for Curious People

QA: 

1) 要如何定義一個專案該進入群募,或是走創投?

The person who would like to get a higher price or get more attention. 的類型蠻多時候會走群募,但最終還是需要透過市場驗證。

2) 要走群募或是發行債券?為什麼大公司也要走群募?

Kristine 分享,對於大公司來說,有時候「銷量」對大公司的價值來說,遠低於「使用者回饋」,大公司會透過群募管道,小額生產實驗性產品,並精準收集使用者回饋,因此「群募」並不僅只是為了單一產品的成功,而可能是「到達成功的途徑」之一。

The Journey of Nonprofit Entrepreneurship 

陳浩維 Hao-Wei Chen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 / Seattle-based Global eCommerce Leader)

作為 NEX Foundation (nonprofit startup) 董事長、台灣駭客協會的理事、亞馬遜臺灣協會創辦人,閃亮亮的經歷被 Rosa 邀請來分享,完全證明是一位熱血的理工男子,他要在 20 分鐘內分享 90 張投影片。
  • Time Management (easily get burned out)
  • Limited Attention Resources (have to prioritize attentions)
  • Justify the Efforts (why me and what's the value)
  • Risk Measurement & Bias for Action (% of failure)
HW 推薦了一本書:Give and Take

這本書討論到要如何有智慧,且不被索求過度的擴展自己的 Impact 是很重要的,同時提到了職場裡有幾種角色:給予者、索求者、互利者。很推薦大家閱讀,了解自己的定位以及如何與各種角色互動。

HW 自己的人生經歷:Volunteerism + Tourism = Voluntorism,在這過程中心靈成長因時間關係沒辦法多說。在攻讀 CMU 碩士時,HW 兼了三個 Intern,還為了突破台灣國籍的限制 "You need to believe miracle",進入聯合國 intern,做了非常多努力和嘗試,最後透過努力不懈的精神拿到了聯合國實習的錄取資格。
"We can 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by never giving up."
HW 的夢想之一是「面對美國國會議員,替台灣相關的法案發聲 FFA Program」,因此在被當邊緣透過全力衝刺拿到兩堂課的全班第一名後,HW 就衝去 D.C. 專注在三週內全力執行這個夢想,和有同樣熱情的人不斷講述各類議題,在每一個時間縫隙,把握每一個機會,替台灣在國會山莊前傳達聲音。

接著,因為時間緊湊,所以 HW 經過「很多的面試」後加入了 amazon 的資安部門,成為該部門第一個加入的台灣人。「我在提案對駭客的資金、信用挹注時,用鄉村包圍都市的概念,先找一些同意我的人,再找一些工程師,慢慢透過微小的影響擴大範圍。」但最後的 presentation 還是被電得很慘,而這也是 HW 感受到的 Amazon culture - 美國人是很客觀的,不管你們感情好不好,不會因為感情好就忽視你必須要被指出的問題,也不會因為你們感情不好就帶入個人情緒去影響工作。

HW 分享由己身經驗故事堆砌出的 amazon 駭客專案太精采,筆記寫不了其中的一成,簡言之,HW 過關斬將,「鄉村包圍城市」的說服一關又一關的關主,到了 VP 建議他可以跟 CEO 提案,最終透過 CEO approval 獲得了一億台幣的資金,和 build-up 一個 team 的資源。Amazon 眾所皆知的一個文化,不愛 slide 而是用一個 6 pages document,在 Amazon,documantation 非常重要,每一行字每一個用詞都必須非常精準,拒絕任何的模糊,在提案時需要非常明確的列出自己的陳述,同時透過文件被反覆的精煉、審閱和修改的過程中,讓提案轉化為非常可行且可靠的執行解決方案。

從 engineer 到 manager 最大的轉變之一,就是「有辦公室」,於是 HW 在辦公桌上擺著葛瑪蘭威士忌 - 他家鄉的驕傲,同時在辦公室掛上台灣國旗,對每一個接觸的人,不斷地講述台灣。

Taiwanzonian 亞馬遜台灣協會的成立

在 Amazon 內部,從 6 個 members 的創始開始,原先目標是 100 個成員,在招募信寄出去五分鐘後,就有 90 個人報名了。
你也知道台灣人就是太喜歡潛水了,但辦活動就會全部冒出來。
「名字中間有 - 的大部分就是台灣人,不知道外交部當初在想什麼。」透過一些推敲,在 HR 不支持(以為是中國組織)的狀況下,HW 和同樣具備熱情的成員一起成立這個極具擴散影響力的海外組織。
辦一個組織,可以「傳承」才是成功。
亞馬遜台灣協會同時也支持 local community, TW student support 的活動,也做對學生很重要的 internal referral,最後發現不能一直透過這種管道,最後成立了 NEX。
目的是讓台灣的聲音發出去,讓外面的聲音可以進來。
Nonprofit challenges:
  • Sustainability (org structure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 Participation (have to demonstrate value and create a community)
  • Empower & Motivate Volunteer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 Think Big & Be Inclusive (raise the bar & be a leader)

Why NEX

我們要做出一個當初在做留學生時缺乏的東西,我必須要現在就做這件事情。
HW 的理想和夢想在講台上閃閃發光,台灣真的非常幸運擁有這些人,作為外移海外工作的專業人口,始終不忘台灣人才的提攜,把自己的資源帶回來拉著台灣往前走。
我們想要連結全球的台灣人才,集合和整合所有的資源,創造團結、正向的互助圈,提攜台灣人才在國際上發光,永續回饋,協助更多追夢者,實現更多夢想,實現更多的成就。 
今天的演講,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讓人非常感動。 NEX 有 Media Lab 和 NEX Platform,透過非營利的媒體平台,藉由文字的力量鼓勵人才們實踐夢想,也提供平台,透過「人才互助」帶來正面影響,串連海內外的台灣人才。

HW 總結:「如果流浪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我們的責任是讓回家的路變得更美好。」
翻轉對人才外移的想像:台灣學生不是能力不夠,可能只差在一個 connection、一個 attitude 
haowei.chen@nexf.org
Linkedin.com/in/formosa

Rosa Cheng –  Founder of Overseas Study Trip

很謝謝 Rosa 的主辦,還有 Jill 的介紹,讓我看到了台灣人才的閃閃發亮。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2023 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AI 都不 AI 了 - 由 AI 生成到 AI 思維-生成藝術的創意空間(李怡志)

【2023 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AI 都不 AI 了 - 由 AI 生成到 AI 思維-ChatGPT 的解析與挑戰(陳縕儂)

ProductTank Taipei #12 - 大型組織的產品管理與協作